塞尔维亚总理马楚特首次访华期间,接受《高端访谈》独家专访。
谈及两国关系,他说:“塞中两国有着历久弥坚的铁杆友谊,这离不开习近平主席和武契奇总统在国家元首层面建立的深厚友谊。”
关于中国“十五五”规划,他表示:“我们对中国的发展满怀期待。中国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发展,还激励着我们像中国一样向前迈进。”
明确支持中国在维护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他说:“我们完全理解一个中国原则。塞尔维亚始终支持中国的立场!”
从医学专家到国家管理者,这样的经历塑造了他怎样的执政理念?首次访华,他带着怎样的合作蓝图?又如何解读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王冠:马楚特总理,欢迎来到中国上海。
马楚特:感谢邀请我参与你们的节目。
王冠:这是我们的荣幸。我们去了进博会塞尔维亚馆,场面非常热闹。今年至少有21家塞尔维亚展商参展,其中8家是老展商,13家是首次参展。他们带来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包括塞尔维亚的水果、乳制品、葡萄酒等等。首先您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塞尔维亚这次还给上海带来了哪些惊喜?

马楚特:感谢中国的邀请,让我有机会来谈谈我的国家和这次的展出。在这场国际博览会上,塞尔维亚有一个国家馆,可以和其他六十余个国家一道,通过国家展充分展现国家风采。塞尔维亚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了,已经连续八年参展。很高兴加入这个国际交流圈。塞尔维亚肯定会积极参展,因为塞中两国有着历久弥坚的铁杆友谊,这离不开习近平主席和武契奇总统在国家元首层面建立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已延伸到经济领域和其他多个层面的交往中。今年我们搭建的展台就充分体现了中塞合作,从土地里长的作物,到地面上盖的房屋。通过这个展台,我们想展示塞尔维亚是个充满机遇、蓬勃发展的国家,同时也是个绿色宜居的国度。

11月5日,塞尔维亚总理马楚特出席第八届进博会塞尔维亚国家馆开馆仪式,化身“推荐官”为家乡好物站台。
从舌尖的共鸣到市场的交融,塞尔维亚连续八年深耕进博会。而中国也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热忱迎接每一位新老朋友。
王冠:人们常用“铁杆友谊”来形容我们两国的关系,中国人还称塞尔维亚为“塞铁”。总理阁下,为什么中塞两国人民能够建立起如此深厚的情感纽带?

马楚特:我认为确实如此。这既是一种相互认同,也是现实的生动体现。我们两国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结,有着长期的友好关系。今年我们庆祝两国建交70周年。这份情谊已经转化为两国经贸往来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始终坚定地站在我们这边,支持正义。我们对此铭记在心,也由衷地感谢中国。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派出载满援助物资的飞机抵达贝尔格莱德。那一刻,我们的总统真情流露。这些都是我们真实的情感表达。当你真的心怀感激、真心认同对方时,就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同样,中国发生地震时,我们也全力提供了帮助。朋友之间的支持方式或许不同。我相信,未来无论遇到何种挑战,我们都会站在一起,以不同方式继续相互支持。我们完全理解一个中国原则,塞尔维亚始终支持中国的立场。
王冠:谢谢您,总理阁下。在我看来,中塞之间的这份铁杆情谊尤为珍贵。大家会发现两国人民有一些相近的性格特质。比如,两国人民都十分直爽,心口如一,待人也坦率真诚。您是否也这样认为?

马楚特:你说得很对。塞尔维亚人清楚自己的目标,也向来坦诚沟通。这正是解决问题、探索路径的关键。开诚布公是根植于我们内心的处事准则,我们也都乐于展示这种性格。
王冠:我了解到您访问了上海交通大学。
马楚特:没错。
王冠:中国学生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跟他们交流互动后,您对他们有何看法?

马楚特:我在上海的这所高校进行了一场演讲。这个校园地处市中心,四周景致宜人,身处其中实在令人心情舒畅。我很高兴能在这样的校园里和年轻人交流,因为他们不仅关心政治,还十分了解当前世界的发展态势,他们提出的问题都具有现实意义。塞尔维亚也有一些学生曾在这所大学就读,现在已经成为上海交大的校友。这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两国纽带历久弥新,未来我们将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这正是教育的力量。我们能从中国人身上、从中国人的世界观以及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学习到很多。同时,我们也能为中国的学生和年轻人带来价值,他们也可以来塞尔维亚交流学习。现在两国之间有直飞航班,来塞尔维亚其实并不复杂。
王冠:您是否发现塞尔维亚人学中文的热情在高涨?

马楚特:是的,我女儿也时不时会谈到汉语热。我问她,你觉得怎么样?所以年轻人已经感受到了这种热潮。
王冠:她现在也在学中文吗?
马楚特:她觉得可能学中文能带来更多机会。所以这也是年轻一代得出的结论,他们明白中国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带来更多发展机遇。这也是我此次上海之行得出的结论。
王冠:您觉得上海怎么样?中国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马楚特:我看到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这其实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的未来前景和短短几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确实让我感到很震撼。如果一个国家能有中国这样有智慧的领导人,就能够证明且已经证明,只需要四十年就能改变国家的面貌。我们对中国的发展满怀期待。中国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发展,还激励着我们像中国一样向前迈进。
王冠:有个场景令我们许多人深受触动,去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塞尔维亚时,贵国以盛大的欢迎仪式欢迎习主席,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广场之上。在贝尔格莱德,街道两旁也站满了民众,欢迎习主席到访,他们挥舞着中国和塞尔维亚两国的国旗。这无疑是塞尔维亚人民情感的真挚流露。

马楚特:是的,你说得对。我们与中国人民之间的情谊确实非同寻常。对习近平主席的欢迎礼遇,是极其罕见的特殊规格。另一方面,我们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我们总统武契奇的热情。无论我走到哪里,总会有人提起他。我认为这充分表明了两国领导人的深度互信,这种互信从高层延伸到民间。我们也认识到两国之间的联系确实十分紧密。这是我们对真正朋友的真情流露,这是我们真挚的情感表达。塞尔维亚人民意识到中国真心和我们站在一起,给我们提供支持。
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应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邀请,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塞关系保持稳健发展势头,各领域互利合作加速推进:中塞自贸协定于2024年7月1日正式生效,为双边经贸提质升级注入关键动力;2025年10月3日,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通车运营,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成果。
2025年4月出任塞尔维亚总理的马楚特,就任后首次访华。他表示,两国关系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期待未来加强协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王冠:在外交领域,术语和措辞都至关重要。去年,中塞两国元首共同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对塞尔维亚而言,这意味着什么?

马楚特:这意味着我们的关系正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携手共进、共同改善两国人民生活品质的新阶段。我们深受中国发展成就的鼓舞,也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推进自身发展,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过去几十年里,我们一直关注着中国取得的成功,中国的成功激励着每一个人。如今的塞尔维亚也充满发展机遇。我们希望让外界看到一个生态优良、环境宜居的塞尔维亚。这里不仅有健康的环境,还蕴含着丰富的就业机遇与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中塞双方可在贸易、产业发展、教育、卫生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合作。我们刚刚建成了从贝尔格莱德通往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表明通过合作,依托中国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像中国改变自身面貌一样,我们也能够改变塞尔维亚的面貌。
王冠:总理阁下,去年我们到塞尔维亚采访时,曾乘坐从贝尔格莱德前往诺维萨德的高铁。我们十分高兴地得知,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段的高铁最近开始运行了。

马楚特:这段高铁已经于近期开通运行,我们希望未来能直通布达佩斯。目前我们正等待匈牙利完成连接塞尔维亚边境路段的建设。之后,我们就能搭乘高铁快速往返布达佩斯了。这条线路的贯通意义重大,目前它只是东南欧交通干线中的一部分,我相信未来还有极大的拓展空间。
王冠:总理阁下,您对中塞关系的未来有哪些愿景和期待?

马楚特:我认为双方关系已迈入新阶段。正如我今天(11月6日)与中国企业会谈时所说,我们应在先进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因为中国的科技水平非常高。我坚信未来十年内塞中关系将登上新台阶,所以我们必须高瞻远瞩、以长远眼光看待双边关系。
王冠: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已顺利实施了十四个五年规划。中国的五年规划体系为国家的战略、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您如何看待这样的五年规划体系?

马楚特:这种方式能很好地统筹规划国家的未来发展,中国作为大国,五年规划为国家发展勾勒出了清晰的蓝图。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确定的各项目标很多都已顺利实现。这种规划方式也激励我们要提前制定规划。我相信国家发展不能只着眼于未来半年或一年,而应着眼于未来数年的发展。我认为中国的五年规划在当今世界独具特色。正是这种长远的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实现了高效快速的成长。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唯有依靠长远规划才能达成如此成就。
王冠: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并在今年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您如何看待这些中国方案在塑造更加平衡、包容、可持续的多边未来方面的价值?

马楚特:中国有关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关系的理念和倡议,丰富了《联合国宪章》的内涵。这是顺应当今世界潮流的积极举措。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些倡议体现了平衡的视角。全球治理倡议意味着我们应倾听所有国家的声音。我们必须重视全球南方,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结合发达国家的情况,探索如何更好发挥人力资源、经济资源以及治理经验的作用,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
王冠:总理阁下,谈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这是它们的一份旗舰报告《世界开放报告2025》。报告指出世界开放指数已连续多年下降,目前比2008年的水平低约5%至6%,也尚未回升至2019年时的水平。对这一趋势您怎么看?

马楚特:今天(11月6日)我与前来洽谈各领域合作的多家企业交流时,我意识到,像中国这样体量庞大的经济体,能够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如果一个国家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就能更容易地走出危机。这种危机不是源于我们自身,而是被全球形势或突发的国际事件所裹挟。我们知道,当前全球多个地区的形势正对经济产生剧烈冲击,而经济本身对国际动向和全球政治形势的变化是极为敏感的。
王冠:我觉得这份报告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您的说法。比如报告提到,当前存在一些亮点最终可能扭转悲观的势头,比如全球南方的崛起对全球贸易增长贡献率已超过60%;绿色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及数据相关产业也都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对于全球经济的未来,您感到更乐观还是更悲观?

马楚特:我一直是个乐观主义者,更准确地说是“持续的乐观主义者”。我不会对某件事过度兴奋,因为我知道,极度亢奋之后,往往可能出现低落。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这正是我的处事原则,这源于我的从医经历。
王冠:总理阁下,您在贵国是杰出的内分泌学专家。您长期致力于激素与代谢紊乱相关研究及治疗工作,2024年因为突出的医学贡献获得了贵国的最高荣誉之一——卡拉乔尔杰维奇之星勋章。从医经历为总理的工作带来哪些独特视角?

马楚特:确实,作为一名内科医生,你必须时刻密切观察患者,观察与你对话的人,为他们做出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你得不断分析情况,谨慎找准目标,同时监测最终效果。正因如此,我们既要谨慎睿智,也要具备预判未来的智慧。
王冠:去诊断和治疗。
马楚特:没错。现在我的新同事,塞尔维亚政府成员们也在为国家发展全力以赴。如果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馈国家给予的机会,我们就能发展得更快。

△塞尔维亚总理久罗·马楚特在接受总台专访后题词
塞尔维亚总理久罗·马楚特在接受总台专访后题词:
此次访华,贵国的飞速发展与开放胸襟让我由衷赞叹!
我相信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将继续沿着这条繁荣之路稳步前行。
期盼不久再度来访。
从进博会的田园风情展馆到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的全线通车运营配资咨询平台,从塞尔维亚年轻人间的“汉语热”到新兴领域的探索合作,通过马楚特总理的专访,人们读懂了中塞友谊的核心是患难与共的相互支撑,是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更是着眼长远的携手同行。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开户_实盘配资网站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