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兵
今天,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已接近尾声。11月21日晚,本届全运会闭幕式将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举行。闭幕式以“星辰大海”为主题,首创滨海实景舞台打造全球首个“城市全景闭幕式”。
赛事更精彩
今天上午,在广州进行的十五运会皮划艇静水女子200米双人划艇半决赛中,两届奥运会冠军徐诗晓搭档年轻选手李琪代表江西队参赛,遗憾未能闯入决赛。在此前进行的女子500米双人划艇决赛中,徐诗晓和李琪取得第四名,与奖牌擦肩而过。赛后,33岁的徐诗晓坦言:“这次比赛我们在调动和整体配合上,还有欠缺的地方,这届全运会的竞争比以往更加激烈。”
本届全运会,不少新秀崭露头角,他们从夺牌热门手中“抢”走奖牌。如13岁的河北队选手于子迪在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上打破亚洲纪录,共取得3金1银1铜的佳绩;2007年出生的王子菲成就射击“三金王”……
与此同时,不少老将坚守全运赛场,诠释着竞技体育最动人的模样。浙江队名将汪顺将全运会金牌数扩充到19枚;河北队的巩立姣达成了全运会五连冠的壮举;46岁的余利君带领上海男子水球队闯入决赛……
同为东道主之一,香港和澳门运动员在本届全运会上表现不俗。如男子花剑团体比赛中,由奥运冠军张家朗领衔的香港队击败福建队,夺得队史首枚全运会击剑金牌;吕艳兰成为首位闯入女子100米决赛的澳门选手等。
成果更惠民
十五运会始终坚持惠民理念,将办赛与促进城市发展、服务市民生活紧密结合,让全运“红利”最大程度地惠及民众。
全运“惠民”最直观的体现,在于场馆设施的可持续利用。据了解,本届全运会组委会已明确,赛后大部分场馆将低价或免费向市民开放,并积极引入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和文体活动,确保这些一流的设施成为市民身边触手可及的“健身乐园”。
据悉,借全运会“东风”,广东多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了整体跃升。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全运会引领了健康生活新风尚,重塑着社会精神面貌。“赛场内外的健身热潮,让体育已从简单的强身健体,升华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现代生活方式”。
湾区更融合
十五运会最鲜明的时代注脚,无疑是“融合”。它超越了体育,成为一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大湾区融合的宏大实践。
在港珠澳大桥上举办的公路自行车赛,作为全运会史上第一个跨境赛事,实现了“无感通关”。粤港澳三地观众则畅享跨境观赛体验。据悉,香港西九龙站开通“赛事接驳专线”,澳门推出“观赛巴士通票”,实现了跨城观赛无缝衔接。数据显示,11月以来,大湾区主要城市的旅行预订热度快速上升,大湾区消费兼具活力与韧性。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通过此次办赛,粤港澳三地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无缝对接。“这是一次对大湾区协同治理能力的成功检验与极大提升,为未来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区域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届全运会向外界展示的正规配资平台推荐,不仅是蓬勃发展的中国体育,更是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大湾区。这场盛会所留下的丰厚财富,将为中国体育的未来和大湾区的明天,注入不竭动力。(本报广州11月20日电)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开户_实盘配资网站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